【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走進鄉村看振興】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李玉蘭 王 洋 光明日報通訊員 胡 媛

“劉書記,你們村的茶樹菇長出來了吧?老樣子,給我留2000斤好的。”“野生的給我留幾百斤,不能像去年一樣說沒貨。”……冬日里,寒意未散,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楊溪鄉東坑村卻是一片火熱景象——這里的茶樹菇迎來大豐收。

年節將至,隨著東坑村茶樹菇豐收的消息傳出,無論是本地的農貿市場、餐飲企業,還是外地的采購商都紛紛下單,菇農們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訂單排得滿滿當當。

“誰能想到,這個十幾年前很多人都想著跑出去的落后村,現在卻成了老板們爭著來的人氣村。”菇棚旁,等候將菇子裝車趕訂單的村黨支部書記劉斯亮放下電話,笑著為記者講起東坑村這些年的蝶變“菇事”。

東坑村位于廣昌縣南部,境內“七山兩水一田”,曾是深度貧困村,當時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00多元、村集體負債5萬余元。全村302戶村民散住在11個村小組,一條3.5米寬的泥沙路是村里唯一的主干道路。

“怎么改變這種狀況?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先干起來。”東坑人在琢磨、在探索。

說干就干。時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鄢火東和村“兩委”干部調研發現:附近天咀村村民種植人工培育出的茶樹菇口感好、不愁賣,賺了不少錢。東坑村林木資源豐富,種植香菇有一定基礎,要是能把它種出來,增收渠道豈不多了一條?

于是,鄢火東做了本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跑去附近村當學徒,學技術、攢經驗。在第一年自掏腰包種植了5萬筒茶樹菇,“沒想到種植成功后,還賣了好價錢,賺到了錢”。

嘗到甜頭的鄢火東,積極動員訪談村干部和有想法的農戶一起搞種植。

“好是好,但沒有技術,管理不好怎么辦?”“想試試,缺少啟動資金。”“種出來,萬一不好賣咋辦?”許多農戶心里直打鼓。

為打消村民疑慮,鄢火東等人到縣里跑項目、跑技術、跑資源,跑下來了脫貧人口貼息小額信貸政策支持,還有種植茶樹菇優惠0.5元/筒的補貼。之后,鄢火東又和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做動員,組織菇農學習班提供技術培訓、生產指導,成立茶樹菇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保障……

眼看后顧之憂一一解決,許多村民九宮格放開手腳開始干,陸續改種茶樹菇。“我就是當年跟著干,嘗到甜頭的人。”52歲的鄢邦勝說起種植茶樹菇產業后的生活滿是感激,“當年村黨支部推薦我去學技術,學成后又帶著我手把手種菇子。沒幾年,欠的外債還清了。跟著村黨組織,不僅我的日子好了,大家的日子也都好了。”

如今,土坯九宮格房換成嶄新小洋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濘路變成了8米寬的瀝青路……“每天變著花樣吃,天天像過年。”交流許多村民說。

劉斯亮介紹,這些年,為讓村民生活好上加好、更有奔頭,村黨支部一直謀劃讓村里產業發展“多條腿走路”。2022年,東坑村引進江西寶樹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通過“黨支部+村辦公司+龍頭企業+農戶”經營模式,流轉1065畝林地,建設楊溪鄉林、藥、菌、旅示范園。“目前,不僅崗梅、食用菌、藥用菌是我們的土特產,連菌藥采摘游、研學游和農家樂也成了村里拿得出手的‘土特產’哩!”劉斯亮說。

傍晚,來到東坑村100畝仿野生茶樹菇覆土種植基地,只見褐色、飽滿的茶樹菇密密麻麻地綻放在林間,農技員忙著在后臺實時監測各地塊的溫度、濕度、空氣時租場地質量及菇子長勢情況,幫工們迅速地將菇子采摘、裝筐。

風輕輕吹過,濃郁的菌香氤氳了整片山林,農家小院的炊煙也增添了別樣滋味。

“來我家嘗嘗魚,可鮮了!”在農家樂上班的陳麗萍看到記者,滿臉笑容地招呼。

“以前在外做包,不僅累瑜伽場地,還賺得少,現講座在回村里干農家樂,每個月都能賺五六千元。”今年32歲的陳麗萍說,“現在村里發展好了,當竹筏員、安全員、售票員或是種菇子、搞直播,賺錢的路子多,不少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都考慮回來發展呢。”

據了解,在東坑村黨支部帶領下,從2020年開始,村里大力發展農文旅項目,年接待游客從2萬人次增至如今的6萬余人次,營業額從15萬元提高至10教學0余萬元,并帶動周邊茶樹菇、生態蓮、生態大米等農產品銷售800余萬元,為村民解決就業崗位100余個。

截至2023年,東坑村年人均收入7萬余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上百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達700余萬元。“讓村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更富足、集體經濟再壯大,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也有信心接力書寫好東坑村未來的‘菇事’。”劉斯亮說。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