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邁出天龍苑小區南門,居民趙俊東手指前方,語帶興奮:“你瞧,一出門就是京都兒童醫院,公園、學校、商場也都不遠,跟我剛來回龍觀時有了很大變化。”

昌平區教學場地回龍觀和與之相鄰的天通共享會議室苑并稱為“回天地區”,是北京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超大型社區。2008年,28歲的趙俊東在回龍觀安了家。那時,她家小區外除了光禿禿的路和密集的住宅樓,就是片片農田。“睡在‘觀’里,堵在路上,工作和生活在城里。”趙俊東回憶。

沿著回龍觀東大街往東,趙俊東來到了公司辦公室。這里原是一片空置樓宇,昌平區協調市屬國企改造盤活后,增設4萬平方米產業園,趙俊東供職的公司去年9月正式入駐。告別了往返3個多小時的通勤路,趙俊東感慨“現在的生活有了松弛感”。

如今,在“時租會議回天地區”,越來越多居民和趙俊東一樣感受到職聚會住平衡的“松弛感”。在建設嵌入式產業空間的同時,昌平區統籌考慮“回天地區”與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等周邊區域的協同發展,打造60余萬平方米產業園區,吸納就業9000余人。

揮拍、發球、跑位……下班后,趙俊東經常到自家小區附近的回龍觀體育文化中心打球。這座體育文化中心,集羽毛球館、滑冰館、攀巖館、游泳館等11類體育場館于一體,還有圖書館、劇場等,是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孩子放學后,我倆經常在這兒一起運動。”趙俊東的女兒就在離家不到1公里的學校讀六年級。

回龍觀體育文化中心運營、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林萃路貫通、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趙俊東家門口的變化,源于北京市2018年開始實施的“回天行動”計劃。

2018年,北京市出臺《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聚焦群眾最關心的交通、學位、床位等問題,補齊公共服務短板。2021年7月,新一輪行動計劃發布。“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就是我們要干的事。”昌平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回天治理工作專班副班長曹煜介紹,兩輪“回天行動”計劃目前已實施24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00多億元。

把群眾的“愿景清單”變成“項目清單”,在一次次破解難題的過程中,“回天地區”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

上班時間將近,辦公樓車位已滿,咋辦?掃碼登記、減速過閘、倒車入庫,回龍觀居民吳戈雖不住龍錦苑小區,卻對這里熟門熟路。“這個小區里的潮汐停車場,是經居民協商議事機制征得大家同意后開放的。”吳戈說,每天8時至20時,小區車位向社會開放,8小時僅收費4元。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電梯維修費用誰來出?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裝在哪?違建拆除后做什么用?近年來,“回天地區”累計召開各級黨建協調會4300余次,協商解決各類問題近萬件,并推出黨建引領、主動治理的“回天有約”基層協商議事體系。“現在可以說是齊心協力‘一起干’。”回龍觀街道金域國際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東巖說。

從“硬件”建設到“軟件”治理,從治“大城市病”轉向謀高質量發展,“回天行動”計劃推進中形成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創新模式——“回天有我”愈發成熟:堅持人人有責、人人聚會盡責、人人享有,37家市級部門、70余1對1教學家區級單位傾力投入,120多名社區黨組織書時租記、1400多名社區工作者忙碌奔波,2000多家社區社會組織融入基層治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趙俊東對“回天地區”的未來充滿期待:“學越上越好,路越走越順,家越建越美。”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