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小樹屋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三秦大地,巍巍秦嶺云海翻騰,黃土高原由黃轉綠。陜西胸懷“國之大者”,牢牢守好生態底線,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5%以上。

贛鄱大地,襟江帶湖,群山蒼郁。江西扎實推進美麗江西建設,奮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長江干流江西段10個斷面時租、贛江干流33個斷面保持Ⅱ類水質。

八閩大地,山海相依,入目是綠,抬頭是藍。福建堅持走生態優先、陸海統籌的綠色發展道路,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以約占全國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創造了全國4.3%的經濟總量。

彩云之南,碧水青峰,萬物生機勃勃。云南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探索生態價值與經濟效益雙贏,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上半年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2%。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大江南北,錨定目標,真抓實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邁出重大步伐,共同繪就美麗中國畫卷。

護綠擴綠,全力守好1對1教學生態家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站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九曲黃河到浩蕩長江,從巍峨群山到蔚藍海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徐徐鋪展。

守護綠水青山,萬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

長江逶迤,江西九江市把152公里長江岸線攬入懷中。“處理后的廢水能養魚,電子屏幕顯示COD(化學需氧量)為14,好于國標。”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環保管理高級專家唐安中介紹。減污降碳、整治岸線、產業轉型,大江東去見證生態之變。

“白鷺又來了!”福建廈門市環東海域,攝影師陳博拍下飛鳥點水的畫面。福建扎實開展海洋生態高水平保護,2021年至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持續高于85%。

從水里到岸上,從山上到山下,不斷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云南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強化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陜西以秦嶺區域、黃河流域為重點,近5年實施26個省級山水工程。生態保護舉措實、力度大,換來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呵護生靈草木,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泥塘里,6頭野生亞洲象嬉戲玩鬧,許團明操作無人機,悉心觀察。“24小時監測預警,為亞洲象提供全方位保護。”作為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關坪管護站專職護林員,許團明雨林尋象、冒雨追象,與專業護象隊跨區聯動、攜手守護。

在江西,華南梅花鹿、穿山甲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得到恢復性增長。在陜西,朱鹮和秦嶺石蝴蝶從“瀕危”發展到“壯大”。在福建,建立自然保護地358處,批復總面積約1538萬畝。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日益完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不斷優化。

建設美麗家園,城鄉更加宜居宜業。

“看著好風景,吼上幾嗓子,心里美得很!”石川河畔,陜西富平縣居民魏美玲感嘆。縣里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價值,開啟石川河全域治理,自然之美融入煙火小城。

福建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修復廢棄礦山,發展蝴蝶蘭產業,“黑煤山”變成“花果山”;云南昆明市晉寧區牛戀村改造戶廁、建雨污分流管網,打造美麗鄉村;在江西南昌市的禮步湖污水處理站,綠樹成排、涼亭點點,污水處理站成了口袋公園。城鄉建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好風光為百姓帶來好生活。

從一地一域觀全局。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上半年我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綠水青山成色更足、底色更濃。

逐綠興綠,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綠色決定發展成色。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潛力和后勁。

劃邊框,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

群山險峻,林海茫茫,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桐木保護站工作人員徐自坤巡山護山,“天上的衛星、空中的無人機,都成了好幫手。”

“在國家公園范疇的重點保護區,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在國家公園紅線外約1公里區域的保護協調區,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統籌保護與發展;在保護協調區外圍約4公里的發展融合區,引導發展綠色產業。”福建南平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魏金俤介紹。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陜西出臺秦嶺產業準入清單;江西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生態廊道保護建設;家教場地云南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運用于高黎貢山等區域九宮格,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一系列舉措,優化布局,明確底線,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扎實推進。

優結構,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位于毛烏素沙地的陜西榆林化工園區內,加熱、分離、催化、聚合……煤塊變成白色的聚丙烯顆粒。“往高端攀,向綠色行,煤化工產業正朝著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轉型。”榆林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位于江西南昌市的華潤江中制藥集團有小樹屋限責任公司灣里制造基地內,機械臂此起彼落,生產線有條不紊。“取材、預處理、灌裝、入庫全流程自動化,原材料、廢氣、廢水全封閉管道輸送,‘綠色工廠’節能降耗。”基地負責人鐘志堅說。

促循環,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洱海之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鳳羽鎮,畜禽糞便收集員李春喜開著三輪車,開始一天的工作,“垃圾有地去,洱海才能更干凈。”

18個鄉鎮(街道)的有機廢棄物匯集到云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條生產線運轉,廢棄物變為有機肥料、生物天然氣等。大理州引進社會力量,構建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產業鏈。

陜西全面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2023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2.38%;江西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用途管制;福建大力推行排污權、碳排放權等資源環境權益交易制度……相關地區因地制宜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以綠色理念為引領,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今年上半年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綠色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說,接下來要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法規,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九宮格

點綠成金,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培家教育大量生態產品走向市場,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相關地區和部門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促進綠水青山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紅利。

制度護航,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一水繞村,滿山林海。江西靖安縣港背村從過去“砍林木、掙快錢”,到如今守青山、護綠水。通過縣里的鄉村振興—“兩山”轉化大數據平臺,村民包希孟獲得水域經營權,返鄉創業辦起農家樂。“資源變資產,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0余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吳竹林說。

江西出臺試行全省統一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規范、統計報表制度、結果應用意見和生態資產價值評估管理辦法。截至目前,江西碳匯、水權、排污權、用能權累計成交額近4500萬元。

“有了汀江流域生態補償,農場施用有機肥有補貼,綠色柑橘品質好、銷路暢。”福建長汀縣三洲鎮黨委書記湯欽洪說。

上游護好水,下游用好水。福建和廣東簽訂《關于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的協議》。“2016至2024年,龍巖獲得汀江流域補償資金25.44億元,2022年以來汀江—韓江流域41個國省控斷面、29個小流域水質監測斷面Ⅰ至Ⅲ類比例達100%。”龍巖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蔡登峰介紹。

市場驅動,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產業向新向綠。在位于陜西西安市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單結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不斷刷新。“每一寸太陽光都能被最大化利用。”公司總裁李振國說,近10年,隆基綠能累計生產光伏產品超205吉瓦,相當于9個三峽電站的裝機量。

“美麗經濟”茁壯成長。撫仙湖白帆點點,波光粼粼。新業態在云南澄江市海關社區矣渡小組落地。“靠著好生態,村里開辦11家民宿、8家農家樂、2家帆船運動基地和2家潛水基地。”海關社區黨總支書記施云賓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陜西提出完善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保護體系;江西計劃到2025年底建成省級綠色園區50家以上、綠色工廠200家以上;福建系統構建沿海產業節約集約布局、山區生態重點保護、山海協同聯動的綠色發展格局;云南探索創新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切實抓好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闊步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本報記者王浩、韓鑫、董絲雨、張丹華、高炳、王丹、周歡、劉曉宇、王崟欣、楊文明、張馳)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