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創業的共性難題,提供專業的公共服務,破解企業創新難題的過程,就是園區做強做優的過程

起于創新,成于實干舞蹈教室,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形成合力,定能呵護好一束束創新“微光”,匯聚成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耀眼“霞光”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國內首套地下巖穴儲氣庫檢測儀;在國內科技企業中率先將石墨烯導電膜應用于射頻天線……令人未曾想到的是,一家家身懷“獨門絕技”的高新技術企業,竟孵化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的“城中村”。

20年前這里叫岱家山村,現在還被稱作岱家山科創城。地還是那片地,過去種莊稼,現在“小樹屋種企業”。累計培育13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鏈條企業孵化服務,岱家山的轉型之路有何可借鑒之處?

轉型,首在定方向。2004年,岱家山村趕上城中村改造。拿到征地補償款的村民,也擔心“坐吃山空”。手上有地,是跟風蓋住宅樓盤,還是辦園區興企業?岱家山村算家底、比優勢,武漢科研資源和人才富集,辦科創園有前景。選好路就不后悔。缺經驗,就派人分赴北上廣深現場調研學習;缺資源,小樹屋就聯系有關部門對接高校院所、金融機構。通過20年不懈拼搏,岱家山在孵化小微企業上站穩了腳跟。事實證明,強化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科創園區是創新的“苗圃”。要把“苗圃”做強,園區就不應滿足于當“房東”,而要做“園丁”。僅有幾棟樓的岱家山科創城,比拼的就是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度。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岱家山率先建立“一站式”質量服務站,以計量、標準、檢驗等服務幫助入駐企業提升產品品質,經驗入選全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典型案例。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岱家山設立“商標品牌服務專員”,提供一對一輔導,推動園區企業注冊商標數量持續增加。園區一家藥企的拳頭產品人工牛黃,順利申報湖北省、武漢市著名商標,提升了市場占有率。強化問題意識,盯著創業的共性難題,提供專業的公共服務,破解企業創新難題的過程,就是園區做強做優的過程。

面對企業各不相同的問題,科創園區的服務不宜“大水漫灌”,而要“精準滴灌”。初創時期沒訂單,幫助其申請專利,讓小企業鏈接大公司;企業缺乏抵押物,有專員對接金融資源,企業能以知識產權融資擴產;企業研發效率不高,通過校企合作服務中心對接科研私密空間資源,與高校合作……岱家山全鏈條、精細化的服務,幫助小微企業產出成果、實現能級躍升。助力小微企業持續發展,需要科創園區搭建“成長階梯”。堅持需求導向,將服務送上門、將資源運到家,正是小型園區生長為“創新森林”的重要經驗。

岱家山的蝶變是城中村轉型的鮮活案例,也是科創園區提升綜合實力的生動注腳。隨著科技創新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科創園區如何成為高質量孵化器,是必須回答好的課題。這需要進一步變革園區運行理念和模式,也需更加注重“硬科技”孵化與“軟環境”營建的雙向融合,推動實現從基礎服務向精準服務、從集聚企業向孕育產業、從孵化鏈條向厚植生態的轉變。放眼全國,各地的科創園家教區日漸增多,誰先找準優勢專長、提升鏈接資源能力,誰就能掌握發展主動權。一流園區要有一流水準,不斷把長板拉長、把短板補齊,家教場地以一流服務理念匯聚一私密空間流人才、創新一流機制,為孵化更多“小而美”“優而強”的產業厚植基礎,就能更好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引領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起于創新,成于實干,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形成合力,定能呵護好一束束創新“微光”,匯聚成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耀眼“霞光”。

(作者為本報湖北分社記者)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