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24日电 题:从两省一市到示范区 这群人在“无人区”里闯新路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胡洁菲
学在江苏南京,工作起步于浙江杭州,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青浦,如今在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成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一份子……从工作履历看,今年4教學場地6岁的朱正伟一直在长三角一线工作。
朱正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2019年11月示范区正式挂牌,横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定位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当时,朱正伟是执委会营商和产业组负责人,还兼着青浦区发改委主任。“机构是新的,部门也是新的,没有人界定我们怎么干,很多工作都要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
图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公众版)》。新华社记者胡洁菲 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驻地在青浦区朱家角镇。办公楼外停的车辆,沪牌、苏牌、浙牌都有。包括朱正伟在内,执委会的40多名干部九宮格,来自于两省一市。从青浦区政會議室出租府到示范区执委会,对朱正伟来说,工作的地理位置变化并不大,但工作的内涵和思路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从处理好自己的事,到处理好共同的事以及邻居的事。”朱正伟说,示范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方不同意,改革事项就推不下去。有人形容,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是“吵”出来的,但只有“吵”出来的制度创新,才可能真正落地生根。
以朱正伟所在的营商和产业发展部为例,这个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跨域项目审批、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域流动、重点产业协同等。如何在“有限审批权、充分协调权”的情况下,把这些传统政府部门职能之外的工作干好?朱正伟的体会是八个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小樹屋
所谓“上接天线”,就是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尽力争取中央部委支持。以跨域项目审批为例,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上,示范区标志性跨域项目“方厅水院”正在抓紧建设中。这个项目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了沪苏浙皖四个主题的展示空间,建成后可实现“一天逛完沪苏浙皖”。
按照以前的工作流程,跨域项目需要沪苏浙三地各自申报、审批,建设单位要個人空間准备三套不一样的材料、跑三个窗口、盖三个章。朱正伟介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由执委会牵头,该项目最终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私密空間即嘉善和吴江授权给青浦,后者再进行项目信息统一报送、招标和审批,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所谓“下接地气”,就是要从两省一市的实际利益出发,争取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传统发展路径下,各地都有自己的高新区、经开区,依托这些空间载体开展的招商竞争十分激烈。示范区挂牌后,有人提议,能不能成立一个跨省域的高新区,推动联合招商和产业统筹布局?这个提议很快获得各方认同。
2023年7月,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等特色产业。今年两省一市又商定,针对跨省域高新舞蹈場地区实行“联席会议+推进专班+片区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高新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看来,示范区的很多工作,相当于在“无人区”闯新路,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如今,示范区已形成136项制度创新,其中42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回顾自己的人生履历,朱正伟告诉记者,在青浦区发改委工作时,他就感受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他回忆,当时青浦与周边的昆山、吴江和嘉善共同发起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为如今的示范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事实说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内生动能。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我们也更有個人空間干劲和信心,把长三角真正建设成区域发展共同体。”朱正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