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刻板穿幫頻繁 復制粘貼同質化嚴重 粗制濫造抄襲成風已成微短劇之殤
漫畫/李曉軍
場景簡單、扮演刻板、穿幫頻繁;洗稿抄襲,抄同業、抄長劇、抄網文,劇情同質化嚴重……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觀看一批微短劇發現,“重回”“更生”“總裁”“戰神”等關鍵詞頻繁出現在微短劇劇名上,并且這些微短劇從故事框架到人物設定,從服化道設計到臺詞細節,都在彼此“還原”和調用。評論區,關于同質化嚴重、粗制濫造的問題屢遭觀眾詬病。
受訪專家指出,微短劇憑借其小體量、快節奏、低本錢的特點敏捷突起,成為視聽內容領域的生力軍。但隨著市場的蓬勃發展,圍繞微短劇的質量問題、版權亂象也日益凸顯,從簡單的“復制粘貼”到復雜的“高級融梗”,包養侵權行為屢見不鮮。若無法擺脫“流量至上”的枷鎖,行業恐難長遠安康發展。唯有回歸創作初心,鼓勵精品創作,樹立行業自律機制,視頻平臺加強版權監管,微短劇方能真正成為“小而美”的文明載體。
扮演刻板鏡頭穿幫
制作粗拙頻惹爭議
記者觀看多部微短劇發現,大批微短劇的拍攝場景極為簡單,往往局限于幾個固定的室內場景或簡陋的戶外場地,室內場景能夠就是一個通俗的出租屋,沒有任何特別布置的痕跡;室外場景經常是隨處可見的街道、公園,毫無特點可言。一些古裝微短劇,本應展現巨大的歷史場景和優美的建筑,實際呈現的卻是幾個簡單搭建的道具和粗拙的佈景布。
扮演刻板也是一些微短劇的個性:演員們只是在機械地背誦臺詞,缺少對腳色的深刻懂得和感情投進。在一些感情沖突強烈的場景中,演員的臉色和動作都顯得非常僵硬。好比在某部“蠻橫總裁”題材的微短劇中,演員對于蠻橫與密意的詮釋過于概況,讓記者感覺非常出戲。在另一場哭戲中,演員只是干巴巴地擠出幾滴眼淚,面部臉色沒有呈現出絲毫悲傷。
短劇導演張明(假名)介紹,微短劇的制作本錢凡是低至每集5000元,部門劇組甚至“5天拍完100集”,主演日薪僅2000元甚至更低,場景多為固定影棚內的簡易布景。
“許多微短劇的后期剪輯也非常粗拙,畫面的銜接不流暢,經常出現跳幀的情況。轉場僵硬,音樂和音效的搭配也分歧理,聲音時年夜時小,嚴重影響觀眾的觀看親身經歷。在一些動作場景中,剪輯的節奏完整無法展現出動作的出色,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張明說。
穿幫鏡頭在微短劇中屢見不鮮。記者留意到,有的古裝劇中,演員身上的現代配飾不經意間顯露;在一些反應現代生涯的微短劇中,佈景中的車輛或建筑明顯與劇情設定的時代不符。好比某部號稱是平易近國佈景的微短劇,劇中人物居然應用mobile_phone並且還是現代格式的mobile_phone。
另據張明介紹,有微短劇原著佈景設立在高中,編劇僅將高中改成年夜學,具體內容完整不變,導致觀眾看到年夜學期間還設置主科考試、月考排名等出戲橋段。
道具、服裝不消心也是微短劇常被吐槽的點。
在天津讀年夜學的宋海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微短劇《再借××》,他發現演員多為不知名的網紅和素人,女主的佈景是首富之女,但無論是女主的服裝,還是女主父親的mobile_phone道具等都很是簡陋、令人出戲。
“還有《皇后××》這部古裝微短劇,皇后頭飾是塑料花,宮廷地毯上居然印有現代商標,劇中應用的‘古玩’茶具是某電商平臺上的廉價塑料商品。”宋海吐槽道。
洗稿抄襲屢見不鮮
微短劇同質化嚴重
除了粗制濫造外,洗稿抄襲是微短劇創作的另一槽點。
記者觀看近期引發熱議的兩部微短劇發現,短劇A主打職場逆襲題材,講述了一位初進職場的小白,憑借本身盡力,一路披荊斬棘,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在職場站穩腳跟并收獲愛情的故事。其情節跌蕩放誕升沉,人物塑造細膩,播放初期備受好評。但是沒過多久,短劇B橫空降生,配角同樣是初進職場的新人,面臨的困難如出一轍,從被同事刁難、項目被搶,到關鍵時刻憑借奧秘“貴人”互助扭轉乾坤,甚至連配角與戀人相識相知的場景細節都類似。
某閱讀平臺曾起訴某微短劇制作方私行應用其文學作品的內容。在這起案件中,微短劇制作方在未獲得平臺授權的情況下,直接應用了原著的故事主線、佈景設定、情節架構、人物設定等。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部門微短劇為了疾速吸引觀眾,會將比較火的電視劇的焦點情節進行壓縮和部門重構,修正配角名字和劇名,然后進行拍攝,情節不會有年夜的收支。例如經典長劇《回家××》45分鐘劇情被某微短劇拆解為11個反轉點,臺詞高度類似。
“因為微短劇拍攝本錢低周期短,最新的劇作只需稍有熱度就會被立馬修正刪減劇情進行拍攝,好比電視劇《九××》《花××》都被改編成了微短劇,有的甚至不止被改編一次。”這名業內人士說。
記者還留意到,在某部微短劇爆火時,同期會出現多部同類型短劇。好比前后腳上線的《逆襲××》與《更生××》,有觀眾評論稱,這兩部微短劇的分鏡和臺詞相同率超過70%。
宮斗爆款短劇《黑蓮××》爆火后,統一套路劇本拍了至多4個版本,甚至主演自己也會參與同質化的其他相同短劇的拍攝。有觀眾評論:“換主演的《庶女××》,劇中梗雷同就算了,連場景、臺詞甚至鏡頭的類似度都高達99%。開篇嬪妃在雪里舞蹈凍逝世的場景,我起碼看了三版。”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隨著AI技術的普及,部門微短劇制作團隊開始應用算法天生劇本,通過替換關鍵詞、調整敘事順序等方法來規避抄襲風險。例如,某平臺短劇應用AI改寫《甄嬛傳》的橋段,將“后宮爭寵”改為“職場斗爭”,但人物關系和沖突邏輯完整分歧。這種AI洗稿的方法,使得侵權行為加倍隱蔽,增添了維權的難度。
洗稿抄襲帶來的后果是微短劇市場同質化嚴重。
在北京任務的溫密斯本年春節期間刷了數十部微短劇,她向記者抽像地比方道:“走進微短劇的世界,仿佛踏進了一個充滿套路的流水線工廠。劇情的發展總是那么類似,就像是用統一個模具刻出來的。在女頻劇中,常見的劇情是女主被讒諂,然后絕地反擊,一路開掛走向人生巔峰。在男頻劇中,多是男主崎嶇潦倒歸來,憑借奧秘的成分或強年夜的實力,打臉曾經看不起他的人,收獲無數美男的青睞。這些劇情毫無新意,就像被嚼了無數次的口噴鼻糖,早已沒有了滋味。”
溫密斯介紹,她看到的微短劇中近一半都是圍繞“蠻橫總裁”“更生復仇”“逆襲打臉”等內容展開。例如,《黑蓮××》因女主毒殺親人、襯著極端復仇被下架后,《這個男主××》復制“出軌—離婚—逆襲”的固定模板再次拍攝,而同類劇情在平臺重復出現超百次。
有編劇向記者流露包養平臺推舉,一部甜寵劇爆火后,一周內會有20部類似劇本立項。
“例如,2024年某平臺同時上線5部‘更生后聽見心聲’主題劇,配角均通過超才能逆襲,劇情高度相同。《令嬡××》,這部微短劇在2024年頭上線后敏捷走紅,配角通過更生后獲得讓家人聽到本身心聲的超才能,吸引了大批觀眾。隨著該劇的勝利,平臺在短短一周內上線了5部類似題材的微短劇,劇情高度相同,甚至連配角的超才能設建都幾乎分歧。”該編劇說。
高度相同構成侵權
作者維權舉步維艱
“著作權法規定了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法應用作品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法院在判決中凡是會比較作品的主線劇情設計、佈景設定、人物設置與人物關系、情節架構等焦點要素,假如這些焦點要素高度分歧,即可認定為實質性類似,能夠構成侵權。”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緱小豐說。
緱小豐剖析,從法令角度來看,“逝世后復生”“讀心術”這類設定屬于寬泛的創意概念。在著作權法里,單純的創意、構思凡是不受保護,受保護的是對創意的具體表達。假如只是設定雷同,而在具體的情節展開、人物塑造、故事邏輯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普通不構成侵權或抄襲。例如,分歧微短劇里同樣有“逝世后復生”設定,一部劇復生者為彌補生前遺憾,走溫情路線,幫助家人解開誤會、完故意愿;另一部劇復生者則帶有復仇目標,劇情圍繞復雜陰謀與驚險對抗推進。這種情況下,雖設定雷同,但具體表達分歧,觀眾能明顯區分是兩個分歧故事,就不構成侵權。
“但是,若應用這些設定時,除設定雷同外,具體情節、人物關系、關鍵事務等方面高度類似,即使有細微差異,也能夠被認定為侵權。好比兩部微短劇里,‘讀心術’擁有者都是職場新人,都應用‘讀心術’在職場步步高升,且在職場碰到的對手、解決問題的方法等關鍵情節高度重合,那就能夠涉嫌侵權。”緱小豐說。
在中國政法年夜學傳播法研討中間副主任朱巍看來,創意自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可是創意所附著的基礎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以微短劇為例,創意所依據的表現方法包含故事梗概、腳本、語言的表達、劇本的設計以及情節概況等,都是把編劇或劇本的創意用基礎性的東西表達出來,這些可以附著上的表達的基礎受著作權法保護。
記者采訪發現,今朝一些網文作者維權面臨“發現難、取證難、賠償低”的問題,這種維權窘境使得許多原創者在面對侵權行為時,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某平臺簽約作家李小晗告訴記者:“微短劇的性命周期僅1至2個月,等走完訴訟流程,該劇早已下線,最終息爭能夠僅獲賠幾千元,但我支出的時間本錢和精神本錢遠不止這些,只好無奈作罷。”
值得留意的是,一些網文作者對于本身的作品被翻拍成微短劇這件事并不知情。“我也是本身在平臺上刷到劇情和我作品完整一樣的微短劇,才往詢問平臺編輯,得知是平臺自制劇,作品版權屬于平臺,我只能拿到渠道費。”李小晗說。
她介紹,本身的作品被翻拍成好幾個版本,她在瀏覽其他平臺時發現有一部短劇內容和本身的作品相同,只是配角名字對不上,向該平臺反應后對方只是下架了短劇并沒有遭到相關懲罰。
“我咨詢律師得知,起訴本錢很高,時間也會比較長。難道這樣明目張膽地侵權,一點賠償都沒有嗎?”李小晗吐槽說。
完美糾紛解決機制
實現多元流量分派
2024年,國家廣電總局奉行“微短劇+行動計劃”,請求平臺審核備案并樹立侵權黑名單。抖音、騰訊等聯合發起“原創保護聯盟”,通過AI比對技術篩檢查襲內容。這種跨平臺的協作機制,為打擊侵權行為供給了無力支撐。
緱小豐建議,碰到侵權情況時,權利人可優先借助平臺本身的投訴機制維權。眾多平臺都設有針對侵權內容的舉報渠道,權利人應充足應用,供給翔實侵權證據,如對比侵權短劇和原創作品的類似之處、供給侵權作品的傳播鏈接等,促使平臺及時下架侵權內容,疾速止損。好比向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舉報侵權微短劇,平臺核實后會采取刪除視頻、封禁賬號等辦法。
“可考慮聯合進行集體維權,通過成立維權聯盟等情勢,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分攤維權本錢。例如多家影視公司配合對大批侵權微短劇進行集中維權訴訟,下降單案維權本錢。除訴訟外,還可選擇仲裁、調解等非訴訟方法解決糾紛。仲裁法式相對靈活、高效,價格凡是低于訴訟;調解可在中立第三方掌管下,與侵權方協商解決計劃,節省時間和本錢。”緱小豐說。
在中心財經年夜學法學院副傳授朱曉峰看來,現有的訴訟機制對于新型的微短劇版權保護存在一些缺乏,對此應摸索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機制。如樹立專門的著作權維權平臺,供給一站式維權服務,下降創作者的維權本錢。此外,法院可以在審查基礎侵權事實無誤后,經當事人申請,通過訴前調查令的方法,向視頻平臺調取侵權人個人信息,簡化訴訟法式。同時,鼓勵視頻平臺與創作者構成戰略一起配合,聯合打擊侵權行為。
緱小豐建議,有用保護微短劇版權,要加強版權意識宣傳教導,向微短劇制作方、平臺方、演員等相關人員普及版權知識,進步他們的版權意識;完美版權登記軌制,簡化微短劇版權登記流程,下降登記本錢,進步登記效力;同時加年夜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進步侵權賠償標準,讓侵權者承擔更高的侵權本錢,以構成有用威懾。
受訪專家指出,微短劇這一新興領域的安康發展,亟須一個穩固的法治基礎和傑出的市場環境。
朱曉峰說,起首要完美相應法令法規和規章軌制。基于網絡微短劇領域的特別性,建議有關職能部門針對微短劇特點進一個步驟制訂其版權保護細則,填補微短劇等新興業態的法令空缺,以進步法令適用的效力和準確性。
其次是網絡平臺要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作為微短劇傳播的重要渠道,平臺需求對內容進行分類治理,加強對侵權內容的監管,對持續、反復侵權的用戶采取限權、封號等辦法。此外,平臺應適當引進過濾機制,摸索與創作者一起配合的有用路徑,如通過供給文本關鍵詞、黑名單、預警名單等方法,預防、遏制包養網絡版權侵權行為,維護市場環境。
“還要強化公眾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進步全平易近意識,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的堅實壁壘,營造尊敬原創、抵抗盜版的傑出社會氛圍。”朱曉峰說。
他認為,為了確保微短劇在生產、傳播、消費各環節中能夠享有公正競爭的傑出環境,應當通過加強事前審核、事中監管和事后保護,引導市場回歸感性,從而有用晉陞微短劇版權保護的實際後果,促進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
上海誠康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年夜成建議,有用晉陞微短劇質量,當局部門應加強對短劇內容的審核和監管,及時下架違規內容;微短劇行業應樹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鼓勵制作方戰爭臺方自覺遵照行業規范,進步內容質量;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導,進步公眾對微短劇內容質量的辨別才能,鼓勵公眾選擇和推薦高質量的微短劇作品,構成傑出的市場氛圍。
“微短劇平臺應當創立多元化的流量分派機制,優化推薦算法,不應以點擊率或許觀看時長等數據作為獨一評估標準,還應當綜合考慮作品的創新性、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鼓勵創作者重視作品質量和思惟包養網比擬深度。”張年夜成說。
受訪專家分歧認為,微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娛樂情勢,具有廣闊的發展遠景。但是,粗制濫造、抄襲侵權的現象卻嚴重制約了其安康發展。只要通過加強平臺監管、進步行業門檻、強化內容創作、引導觀眾審美等多方面的盡力,才幹有用解決這些問題,推動微短包養行情劇行業可持續發展。(記者 韓丹東)